對不規則的建筑結構,進行抗震計算分析及抗震加固時,應進行水平地震作用計算和內力調整,并對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構造措施:

1)對平面不規則而豎向規則的建筑結構,應采用空間結構計算模型,并符合規范要求,如:扭轉不規則時,應計及扭轉影響,且樓層豎向構件最大的彈性水平位移和層間位移分別不宜大于樓層兩端彈性水平位移和層間位移平均值的1.5倍;凹凸不規則或樓板局部不連續時,應采用符合樓板平面內實際剛度變化的計算模型,當平面不對稱時尚應計入扭轉影響。
2)平面規則而豎向不規則的建筑結構,應采用空間結構計算模型,其薄弱層的地震剪力應乘以1.15的增大系數,進行彈塑性變形分析,應符合下列要求:1)豎向抗側力構件不連續時,該構件傳遞給水平轉換構件的地震內力應乘以1.25-1.5的增大系數;2)樓層承載力突變時,薄弱層抗側力構件的受剪承載力應不小于相鄰上一樓層的65%。
3)對平面不規則且豎向不規則的建筑結構,則應同時符合上述要求。
對8、9度時的高大單層鋼筋砼柱廠房的橫向排架、豎向不規則類型的高層建筑結構、高層鋼結構、甲類建筑、板柱-抗震墻結構和底部框架磚房、樓層屈服系數小于0.5的鋼筋砼框架結構采用隔震和消能減震設計的結構,尚需要進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結構薄弱層彈塑性驗算。
對各類不規則結構的計算要求,見抗震規范的表3.4.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