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混結構在建筑中十分的常見,磚混結構一般指把磚砌體用作內外承重墻或隔墻,樓蓋、屋蓋、梁、柱(也可是磚柱)是鋼筋混凝土作用在墻柱上的荷載,主要是由梁板傳來的屋蓋、樓蓋上的 活、恒荷載,它通過墻柱基礎傳到地基。作用在縱墻上的水平荷載(如風荷)一部分直接由縱墻傳給橫墻,另一部分則通過屋蓋和樓蓋傳給橫墻,再由橫墻傳至基 礎,最后傳給地基,承重墻的厚度及長度是根據強度和穩定性的要求,通過計算來確定的。
磚混結構住宅中的“磚”,是指一種統一尺寸的建筑材料,也有其他尺寸的異型粘土磚、空心磚等。
“混”是指由鋼筋、水泥、砂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鋼筋混凝土配料,包括樓板、過梁、樓梯、陽臺、排檐。這些配件與磚做的承重墻相結合,可以稱為磚混結構住宅,由于抗震的要求,磚混住宅一般在5層、6層以下。

那么在房屋加固中磚混結構如何加固?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磚混結構各部位常用的房屋加固方法
磚混結構加固方法
1.地基基礎常用房屋加固方法
常用的房屋加固方法有:加大基礎底面積法、基礎補強注漿法、錨桿靜壓樁法、樹根樁法等。
加大基礎底面積法適用于當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載力或基礎底面積尺寸不滿足設計要求的需進行加固處理,可采用混凝土套或鋼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礎底面積; 基礎補強注漿法適用于基礎因受不均勻沉降、凍脹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基礎裂損時的加固;錨桿靜壓樁法適用于淤泥、淤泥質土、黏性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土加固及糾傾加固;樹根樁法也稱壓漿灌注樁, 適用于淤泥、淤泥質土、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土加固。
2.墻體常用加固方法
常用的房屋加固方法有:砂漿面層法、鋼筋網砂漿面層法、鋼筋混凝土板墻法。
砂漿面層法適用于較小幅度提高承載力的靜力加固和抗震加固;鋼筋網砂漿面層法適用于較大幅度提高承載力的靜力加固和抗震加固;鋼筋混凝土板墻法, 形成砌體—混凝土組合墻, 適用于大幅度提高承載力的靜力加固和抗震加固。后兩種加固方法還能較大幅度提高墻體的變形性能。

3.磚柱常用加固方法
常用的房屋加固方法有:混凝土圍套加固法、外包鋼加固法。
當截面抗彎承載力和抗剪承載力不足時, 可采用混凝土圍套加固法;當截面抗彎承載力嚴重不足, 且不允許增大截面尺寸時, 可采用外包鋼加固法。
4.混凝土梁常用加固方法
常用的房屋加固方法有:混凝土梁正截面粘鋼加固、正截面加筋法加固、簡支梁正截面碳纖維片材加固。
這幾種方法適用于提高正截面承載力;預應力螺桿加固梁斜截面: 這種方法適用于提高斜截面承載力;外包鋼加固簡支梁、預應力拉桿加固混凝土梁:這兩種方法適用于同時提高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載力。
5.混凝土樓( 屋面) 板常用加固方法
常用的房屋加固方法有:受拉區粘鋼加固、貼碳纖維片材加固。
這兩種方法適用于提高正截面受彎承載力;當洞口邊有集中荷載, 以及洞寬或直徑>1000mm時, 洞口邊應設梁。樓( 屋面) 板裂縫修補: 裂縫有已穩定、未穩定兩種穩定狀況, 應根據裂縫成因、裂縫寬度、裂縫深度、穩定狀況、鋼筋是否銹蝕、修補目的等, 選用不同的加固方法。裂縫加固方法有:表面處理法、灌漿法、填充法、表面涂滲透性防水劑。裂縫修補的目的增強防水性能、增強承載力、增強耐久性。
|